陕西医学杂志

期刊简介

  《陕西医学》(月刊)创刊于1972年,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。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刊物。本刊主要报道本地区及全国的医学科研成果,疾病防治经验,新技术应用总结等;介绍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经验、新动态,使广大读者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,提高医学临床与基础理论水平。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务工作者。

  《陕西医学》杂志坚持“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和服务性”的办刊方针;以“传递医疗科技资讯、报道医生临床进展、展示医生科研成果、交流医生工作经验”为宗旨。杂志所刊发的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是全国各级医院、妇幼保健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、门诊部、诊所等医疗机构广大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及医学院校师生工作、学习的参考和交流的园地。


副教授职称评审需避开的五类期刊

时间:2025-07-23 10:53:46

在职称评审中,期刊论文的发表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术成果的认可度。对于副教授职称评定而言,选择合规、高水平的期刊至关重要。以下是五类需谨慎对待的期刊类型及其潜在风险,结合政策动态与学术规范进行深度剖析。

一、虚假核心期刊:披着“权威”外衣的陷阱

核心期刊的认定具有动态性,例如2025年版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新增27种、删除18种,若误投已被剔除的期刊,可能因“学术成果不达标”被否决。需注意两类风险:

1.伪造目录期刊:部分机构伪造核心期刊名单,宣称“快速录用”,实则未被任何权威目录收录。

2.更名规避审查:个别期刊通过改名伪装成核心期刊,但实际未被Ei Compendex等数据库更新收录。

二、低质量普通期刊:省级与国家级期刊的“灰色地带”

普通期刊虽发表门槛较低,但若选择不当,可能被认定为“学术灌水”。例如:

版面费异常低廉的期刊:费用远低于市场均价(如千元以下),通常缺乏正规审稿流程,文章仅需“形式审查”即可发表。

学科定位模糊的期刊:涵盖“多学科综合”却无明确领域侧重,易被评审专家质疑专业性。

三、非正规会议论文集:学术会议的“李鬼”现象

国际会议论文需满足同行评审、主办方权威性等硬性标准,但以下情况需警惕:

1.无收录承诺的会议:主办方宣称“推荐至SCI”,却未明确说明收录流程,实际可能仅内部结集出版。

2.高频次举办的会议:同一主题会议每年举办多次,缺乏持续性学术影响力,论文可能被视为“无效成果”。

四、预警期刊:官方名单中的“黑名单”

部分期刊因学术不端行为被列入预警名单,例如:

过度自引或互引:人为抬高影响因子,此类期刊可能被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等目录除名。

批量发表职称论文:同一期期刊中超过50%文章为同一单位作者,易被认定为“利益输送”。

五、跨境非法期刊:国际出版的“擦边球”

部分境外期刊以“开放获取”名义收取高额费用,但存在以下问题:

无国际刊号(ISSN)或伪造DOI:无法在Web of Science等平台检索,发表后无法用于职称申报。

编委信息造假:虚构知名学者担任编辑,实际审稿团队资质存疑。

风险后果与规避策略

若误投上述期刊,轻则撤销已获职称,重则面临3年内禁止申报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

1.核查官方目录:通过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、Ei Compendex等权威渠道验证期刊资质。

2.追溯历史记录:查询期刊近5年是否被列入预警名单或更名频繁。

3.咨询学术委员会:部分高校会发布内部推荐期刊清单,优先选择这类“安全区”期刊。

学术成果的严谨性如同建筑地基,若材料不合格,再高的职称大厦也会倾覆。副教授职称评审中,期刊选择需兼顾学术价值与合规性,避免因短期便利牺牲长期职业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