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医学杂志

期刊简介

  《陕西医学》(月刊)创刊于1972年,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。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刊物。本刊主要报道本地区及全国的医学科研成果,疾病防治经验,新技术应用总结等;介绍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经验、新动态,使广大读者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,提高医学临床与基础理论水平。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务工作者。

  《陕西医学》杂志坚持“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和服务性”的办刊方针;以“传递医疗科技资讯、报道医生临床进展、展示医生科研成果、交流医生工作经验”为宗旨。杂志所刊发的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是全国各级医院、妇幼保健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、门诊部、诊所等医疗机构广大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及医学院校师生工作、学习的参考和交流的园地。


长期熬夜的危害有哪些?你知道吗

时间:2024-11-12 10:14:40


一、损害身体健康

 

 激素分泌失调


1. 褪黑素是一种由人体脑内松果体腺分泌的胺类激素,它的分泌量具有昼低夜高的特性。熬夜会干扰褪黑素的正常分泌,导致分泌量减少。褪黑素分泌异常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,使人入睡困难、睡眠变浅,长期下去还可能引发失眠。例如,经常熬夜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即使很困,也难以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状态。

2. 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,尤其是在深度睡眠阶段。对于青少年来说,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,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。长期熬夜的青少年可能会出现身高增长缓慢等情况。

3. 熬夜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。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、体温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至关重要。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可能导致新陈代谢异常,出现体        重波动、畏寒或怕热等情况。


免疫系统功能减弱


免疫系统中的 T 细胞、B 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增殖需要良好的睡眠环境。熬夜会使这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,降低身体的免疫力。例如,熬夜后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,患上感冒、流感等感染性疾病的几率会增加。而且,一旦生病,身体恢复的时间也可能会比正常作息的人更长。


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


人体在熬夜时,交感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,这会促使血压升高、心率加快。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,增加患高血压病的风险。同时,心脏在夜间也需要休息来维持正常的节律。熬夜使心脏过度劳累,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。例如,长期熬夜的人可能会出现早搏等心律失常现象,表现为心慌、心悸等症状。


消化系统功能紊乱


熬夜会影响肠胃的正常蠕动。肠胃蠕动是推动食物在消化道内前进的动力,蠕动紊乱会导致消化不良。例如,可能会出现腹胀、腹痛、便秘或腹泻等症状。而且,熬夜还会影响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,使得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,长期可能引发胃炎、胃溃疡等胃部疾病。

 

二、影响心理健康


情绪波动和焦虑抑郁风险增加


1.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、多巴胺等的分泌和调节与睡眠密切相关。熬夜会打乱这些神经递质的正常平衡,导致情绪不稳定。经常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烦躁、易怒的情绪。例如,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。


2. 长期熬夜还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发病风险。大脑在长期睡眠不足的情况下,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,神经回路的调节功能受损。这可能导致人们产生持续的焦虑情绪,对未来过度担忧,或者陷入情绪低落、失去兴趣等抑郁状态。


认知功能下降


1. 熬夜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和学习能力。在睡眠过程中,大脑会对白天学习和记忆的信息进行巩固和整理。长期熬夜会干扰这一过程,导致记忆力减退。例如,学生如果经常熬夜学习,可能会发现自己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,但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效果并不好。


2. 注意力也会受到熬夜的影响。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,在工作或学习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走神的情况。这不仅会影响效率,还可能增加出错的风险,比如在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场合,熬夜后的人可能会反应迟钝,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