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医学杂志

期刊简介

  《陕西医学》(月刊)创刊于1972年,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。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刊物。本刊主要报道本地区及全国的医学科研成果,疾病防治经验,新技术应用总结等;介绍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经验、新动态,使广大读者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,提高医学临床与基础理论水平。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务工作者。

  《陕西医学》杂志坚持“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和服务性”的办刊方针;以“传递医疗科技资讯、报道医生临床进展、展示医生科研成果、交流医生工作经验”为宗旨。杂志所刊发的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是全国各级医院、妇幼保健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、门诊部、诊所等医疗机构广大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及医学院校师生工作、学习的参考和交流的园地。


育秧大棚里的科技范

时间:2023-04-13 16:10:58

四月的黑龙江,正是水稻育秧的时节。

走进黑龙江省北林区秦家镇盛昌农业智能温室大棚,一片繁忙景象。十几名工人在育秧专家的指导下正在向育秧盘内撒种,筛土。在工人旁边,一袋袋用白色帆布袋包装好的种子正等着装盘。

一道道工序,严格按照育秧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
放眼望去,5000平方米的大棚内有三分之二的面积已经完成作业。

“这个大棚可了不得,全是高科技。”绥化市盛昌种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会笑着说。

高在哪里?这个大棚有个5G智能化控制大脑,也就是这个大棚的核心控制系统。

整栋大棚近5000平方米,近3万盘育秧盘靠人工一个盘一个盘的查看,不现实,但是有了这个5G大脑,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。

“你看看这个。”王会从土里拔出一个类似插头的东西。“这是一个传感器,能探测到土壤的湿度、温度,然后将探测的数据发回‘大脑’,‘大脑’就会根据这个数据发出指令,完全不用人工控制,而且比人看得更精准。”

如果温度低于秧苗适应温度,传感器将秧苗的需求传至大脑,大脑就会发出指令:打开遮阳板,让外面的阳光照射进来。

升高温度好办,那要是温度太高了,想降低温度怎么办呢?

“你再看看这个。”王会手指向一面墙壁。“这叫水帘,专门负责降温的。”整整一面墙壁,挂满了类似暖气片的结构。看着记者的疑惑,王会打开地面的一块地板,一股凉气从下面传了上来。

“这是一口深水井,抽上来的水温极低。如果大棚内温度过高,系统就会自动将冷水抽到水帘中,在水帘中进行循环,你再看看对面墙上。”

记者抬眼望去,八台风机并排安装在大棚的墙壁上。

“冷水在水帘里循环,打开对面的风机,将水帘产生的冷风在大棚内循环,温度就降下来了。达到秧苗生长的适应温度后,循环自动停止。”

缺水更好办,上千个喷淋头,在大脑的指挥下,可以集团“作战”,亦可“单兵”冲锋,指哪打哪,不差分毫。

为啥需要这么高的科技范?

这个大棚担负的责任重大。

“这个智能大棚是黑龙江省水稻种子区域性试验点。也就是说,各个种子培育机构、种子培育企业每年要繁育的水稻种子审定前,都要拿到这里进行测产、抗倒伏、抗病试验,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。”公司科研部主任侯丽云介绍。

目前,在这个大棚里有省级品比试验93份材料,普通区试14份材料,糯稻区试7份材料,香区试13份材料,糯稻生试,3份材料,香生试2份材料。

“在这里也有我们公司小区试验品种共1692份材料,杂交500份材料,试验上参加试验品种共116份材料。然后,我们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,获得最佳品种”王会说。